English

魅力不衰的“泰坦尼克”

1998-04-15 来源:光明日报 白水 青山 我有话说

在人类的航海史上,沉船事件不计其数。但是,没有一艘船能像1912年4月15日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那样成为永恒的传奇。

86年来,人们以它为主题撰写了报告文学、小说、论文集、影视剧作等不下数千种。美国历史学家比埃尔曾说过:“美国人至今写得最多的3个题材就是基督、美国内战及‘泰坦尼克’。”去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85周年,由欧美波及全球的“泰坦尼克热”空前高涨。各种团体不惜巨资上演这一题材的剧目,举办规模空前的展览。连互联网络也不甘寂寞,推出数十个网页供“泰坦尼克”迷使用……好莱坞投资近2亿美元拍摄的《泰坦尼克号》自放映以来,观众如潮,成为全球历史上第一部攻破10亿美元票房的电影,并一举捧走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11个奖项,使“泰坦尼克热”达到了沸点。人们不禁要问,“泰坦尼克号”何以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

无价的警示

“泰坦尼克号”是采用本世纪初最先进的设计和技术建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艘游船。船长268米,排水量达4.6万吨,不仅非常豪华,而且设计独特,其船体由16个密封舱组成。如果船体的某个部位被撞穿,只有破裂舱会进水,其他舱仍具浮力,至少可漂浮3天以上,因此有人宣称它是“永远不会沉没”的。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一直是个谜。直到近年,科学家对打捞上来的船体碎片做了分析和试验,才发现:原来这条巨轮是用高含硫钢材造的,质地松脆。当船首右舷与冰山擦撞时,钢板像碎瓷片样掉落,船体很快裂开,6个密封舱进水。后来,船体重心失衡、倾斜,亦是毫无延展性的脆钢最终导致了它的断裂和覆没。可以说,“泰坦尼克”的毁灭正是设计思想超越时代条件所造成的悲剧。

当时正值工业革命高潮,这条船的诞生被认为是技术文明的象征,站在这一文明前列的西方甚至不可一世地以为,凭借此就可永保西方社会的昌盛。尤其是当时的上流社会对前景无比自信,整日浑浑噩噩,寻欢作乐。然而,神话很快就破灭了。这条船仅在处女航中就与冰山相撞而迅速沉没,使弥漫西方的盲目乐观情绪遭到沉重打击。这个事件似乎也是向自满自傲的欧洲人敲响的警钟。两年之后,欧洲列强之间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欧洲大陆陷入一场灾难。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人们又一次面临世纪的交替时,发现当今许多人的情绪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代颇为类似,沉湎于对昔日成就的沾沾自喜之中,缺乏迎接未来的准备。尤其是在欧洲许多国家,“泰坦尼克”几乎已成为一个政治词汇。德国一家报纸尖锐地指出,一连串关于这艘沉船的纪念活动也许正是一种提示:如果看不见眼前迎面而来的“冰山”,不能居安思危,灾难就可能临头。有人说,“泰坦尼克”的警示是无价的。

心灵的震撼

近一个世纪来,作为创作素材,“泰坦尼克”已经过无数次演绎和翻版,却依然魅力无穷。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言,那是因为“在巨轮倾没的那一刻,人的生命内涵得到了高度概括”。“泰坦尼克号”不是像“挑战者号”空难那样在瞬间化为乌有,它的下沉持续了2个多小时。在这段时间,船上2200多人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面临同样的选择:要么设法求生,要么与巨轮同归于尽。

去年在英国去世,享年100岁的海斯曼夫人,是这次沉船悲剧中年龄最大的幸存者。据她回忆,86年前,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他站在甲板上一边抽着雪茄,一边面带微笑看着已转移到救生船上的妻儿,平静地说:“纽约再见。”及至她们在救生船中定下神来,才发现这艘巨轮大部分已浸没在海水中。她和母亲在寒夜中拥作一团,听船上的乐队演奏了圣歌。然后,就是一声轰鸣般巨响,船体顿时倾覆成垂直状。顷刻之间,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客轮已无影无踪,一同带走的还有海斯曼的父亲及另外1500多个生灵。

“泰坦尼克号”在那趟处女航时随载的救生艇较少,只能承受船上一半乘客的重量,生与死的抉择将每个人的灵魂剖露得淋漓尽致。将生的希望让给妇幼,死的可能留给自己者,如许多像海斯曼父亲、从容演奏“圣歌”的乐师那样的人,给世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像;而反之,不顾他人,不择手段,苟且偷生者,令人扼腕。据说当时船上有一位在欧洲任职的日本外交官,最终禁不住对死亡的恐惧,强行跳上救生船。他虽然活下来了,但一直为人们所唾弃,至死灵魂也未能安宁。真善美,假丑恶的强烈反差在这里撞击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无尽的联想

“泰坦尼克号”静卧在深海已漫漫80多年,但世人对它一直不能忘怀。

1985年,海洋学家首次确定了“泰坦尼克号”在加拿大纽芬兰岛南面的水下位置,英国“皇家邮船有限公司”随即着手打捞。打捞工作十分艰难,打捞起一小件物品就要花几个小时,袖珍潜艇每下落一次的代价是10万美元。但无论是一把剃须刀、一只炒菜锅还是几美元票子,都能激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无限的联想。

1996年,“皇家邮船有限公司”将其历经10年打捞上来的沉船残骸及旅客遗物共4000多件,在英格兰举办了一场大型展览,吸引了70万名参观者。对海斯曼来说,最珍贵的就是从3600多米深的海底打捞起来的父亲的怀表。她接过这块表说:“我想与它单独待会儿。”而大牌影星汤姆·克鲁斯则将整个展厅包了一个晚上,独自看了个够。

正是这种情思和联想,使“泰坦尼克”成为挖掘不尽的创作源泉。此次《泰坦尼克号》的拍摄,导演卡梅隆在影片开端即导入了一段打捞的真实行动。当从真正的被海水腐蚀过的保险箱里取出虚构的露丝的画像时,便很自然引出了老妇人回忆的一段故事。

目前,打捞工作面临一大堆难题,究竟是否应该继续打捞,人们看法也不一致。有人主张,“这艘沉船本身就是很好的纪念物,应让它留在海底。”另一些人却认为,应该把它打捞上来,以便人们吸取教训。

不过,打捞也罢,不打捞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泰坦尼克号”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